投資組合--低成本指數型ETF,論費用的可怕影響。
我們之前談到了投資組合為了降低非必要的風險,所以我們要進行「全球分散、股債資產配置」。
我們用全球分散股票指數ETF、全球債券指數ETF來做資產配置,但為何要用
低成本指數型ETF?
我們先了解一下ETF是什麼?
ETF是一種金融工具,可以在交易所交易的基金,這樣你就可以在市場上很容易交易像股票一樣。例如:0050/台灣50、0051/中型100等等。
一開始ETF是以追踪指數的被動投資基金,所以很多人把ETF和指數被動投資基金畫上等號;但後來愈來愈多元化,出現反向型、倍數型、期貨型及策略型等等。
指數ETF有低成本實現有效多樣化的金融工具。
與指數型基金一樣,它們按照所有市場指數(股票,債券,房地產,原材料等)按資產類型收益。
由於指數追踪,低維護和交易成本,運營透明度,高流動性和稅收優惠,這是一種非常適合實施全球資產配置戰略的金融工具。
我們使用低成本指數ETF,要先說明什麼是基金的成本,這是基金總內扣,
基金會有經理費、保管費、交易費(指基金經理人買賣股票交易費用)等等費用,全部算入就是基金的總內扣。
聰明的你,是否看出問題了!
在台灣看到基金/ETF費用,都說經理費/管理費、保管費,不會主動把總內扣告訴你,只有去「投信投顧公會網站」、「晨星網站」等去自己查。
有興趣的人去查一下吧。
我們再來看看美國發行的ETF,其中先鋒(Vanguard )ETF是低成本指數型代表。
1.
投資美國ETF--(美股代號VTI)
以追蹤CRSP US Total Market Index的 Vanguard Total
Stock Market ETF為例,其總內扣才0.04%!
什麼!才0.04%,與一般主動基金總內扣約2%,差了50倍!
投資1年的主動基金總內扣=投資50年VTI的總內扣!
什麼叫「低成本」,這不叫「低成本」,什麼叫「低成本」。
2.
投資美國除外的成熟國家ETF--(美股代號VEA)
以追蹤FTSE Developed All Cap ex US Index.的Vanguard FTSE Developed Market ETF,其總內扣0.07%
3.
投資新興市場ETF-- (美股代號VWO)
以追蹤為FTSE Emerging Markets All Cap China A
Inclusion Index的Vanguard FTSE Emerging Markets ETF,其總內扣0.14%,包含了中國A股在內。
可以看出,指數型費用比一般主動基金低多了!
長期20、30年這小差距,將帶來巨大的影響!
我們來看看總內扣長期的影響
假設年化市場報酬是8%,投入本金為1,
下列之總金額是指投資n 年後包含本金、配息再投入得到總金額。
換言之,n 年後可以拿到的錢。
1.投資於主動投資基金內扣2%,
一年後總金額:(1+8%)*(1-2%)
二年後總金額:
(1+8%)*(1-2%)*(1+8%)*(1-2%) = (1+8%)^2*(1-2%)^2
……
二十年後總金額
(1+8%)^20*(1-2%)^20
= (1+8%)^20*(98%)^20
= (1+8%)^20*66.76%
= 4.660957*66.76%
= 4.660957*66.76%
啊!~~~,不算入總內扣,投入1元,20年後得到總金額是(1+8%)^20= 4.660957,
若現在投入100萬至市場指數,20年後可得466萬!
但算入每年2%的總內扣後就剩311萬,少了155萬(33.24%)!154萬元這都是基金公司賺走的!
若現在投入100萬至市場指數,20年後可得466萬!
但算入每年2%的總內扣後就剩311萬,少了155萬(33.24%)!154萬元這都是基金公司賺走的!
假設原來用指數市場報酬,20年後可以得到1000萬,因投資在主動基金,
只可以拿到667.6萬!!少了332.4萬,直接少了1/3。
知道費用的可怕了吧!如果總內扣不是2%,而是3%呢?
2.投資於主動投資基金內扣3%
二十年後總金額
= (1+8%)^20* (1-3%)^20
= (1+8%)^20*54.38%
少了45.62%,直接少了近一半
3.若改投資於低成本指數總內扣0.14%
(我們用內扣最高的新興市場ETF 為例)
二十年後總金額
= (1+8%)^20*(1-0.14%)^20
= (1+8%)^20*97.27%
少了2.73%,做為投資20年全球分散投資費用是可以接受的!
一定有人說但主動投資可以有比較好的績效,
主動投資基金會有比較高的報酬嗎?
答案是,就整體而言是沒有的,
當然每年都是比指數型報酬好的主動基金,
但無法是固定在某些基金上,就算有!也沒有辦法知道20年、30年後高報酬的是現在那幾支基金,也可以說其中「運氣」有很大影響,而非「技能」。
若投資組合建立在「運氣」上,這會增加很多不必要的風險!
不要忘了建立投資組合是為了降低非必要的風險。
美國ETF(美股代號VTI)、美國除外的成熟國家ETF(美股代號VEA)及新興市場ETF (美股代號VWO),就可以組成一個全球分散的低成本股票配置組合。
喂!喂!喂!台灣呢?
為何要說美國帳戶才可以買到的ETF,用台灣的不行嗎?!
答案是台灣真的不行!分散性不足、費用不夠低,追蹤指數不佳,這都會再再增加非必要的風險及損失。
對於小額資金投資人,對開美國帳戶、電匯轉帳、退稅等等,不合成本,只用台灣的來建立投資組合部分,有機會再來,慢慢說~~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